位于新会的小鸟天堂堪称自然界的一大奇观,在380年前已经形成,但一直沉寂于乡间,当地人称之为“罗星凸”,后民间流行称“雀墩”。若非巴金一篇不到900字的散文《鸟的天堂》,如今小鸟天堂恐怕仍养在深闺人未识。小鸟天堂因巴金散文《鸟的天堂》而得名,小鸟天堂也成为巴金江门一行的浓情之处。
1933年6月3日至5日,巴金由西江乡村师范学校教师陈毓就(天马人)、梁朝令(茶坑人)和叶渠均(天禄人)陪同,访问天马、茶坑和天禄乡。当时正值南国水乡的初夏,一个傍晚,陈毓就邀请巴金划船绕游“雀墩”。像巴金文中所说的那样,当晚并见不到鸟,让他有点失望。第二天早晨去“有山有塔”的地方(指茶坑乡,山是“凤山”,塔是“熊子塔”),找梁朝令一起探访梁启超旧居,此时再经过“雀墩”,令他惊喜地见到漫天飞舞的小鸟,心情雀跃,停船观赏鸟飞鸟落,出入于大榕树之中,让他久久不愿离去。
6月巴金回到广州后,怀着美好的心情写成了《鸟的天堂》这篇优美的散文,记述了这段愉快的旅程。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《文学》季刊(1933年8月1日第一卷第2号)。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动荡的年代,名家笔下描述的这一方乐土,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向往,而令小鸟天堂插上翅膀,飞遍国内外、声名远扬的,则有赖于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巴金这篇散文编入小学五年级(后改为小学六年级)的教科书中。
如今的小鸟天堂大门口挂着巴金所书的“小鸟天堂”四个大字,在景区内巴金当年与朋友喝茶、聊天的地方已经建起了一座“巴金亭”,《鸟的天堂》一文也被篆刻在景区内入口广场上供游人品味。
《鸟的天堂》巴金 小学读本